中国天气网讯 清明,既是节气,又是节日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。这个时节人们会扫墓祭祖、吃青团等,缅怀逝去的亲人,也会趁着草长莺飞、百花争艳,外出踏青、放风筝、荡秋千,尽享春光。
作为节日的清明,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日,人们会扫墓、祭祖、插柳等,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敬意。古时清明时节风行插柳,所以有“柳户清明”之说。所谓插柳,是指人们会在清明时节折柳枝,拿在手中、编成帽子或插在家中,寓意避免疾病。
作为节气的清明,正是万物生长、草木萌动、百花争艳的仲春时节,也是郊游赏春的大好时光,我国民间也一直有清明踏青的习俗。踏青,也称“踏春”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,脚踏草地,观赏春色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,这两大清明礼俗在我国自古传承,延续至今。
清明时节风正盛,放风筝、荡秋千也是颇受欢迎的风俗活动。风筝又叫“纸鸢”,拿竹篾等物做骨架,再糊上纸或绢,拴上长线即可。也有人会在放风筝时剪断风筝线,任风筝飞走,寓意除病消灾。古时秋千用树桠枝为架,栓上彩带做成,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荡秋千可增进健康、培养勇敢精神,深受儿童喜爱。
作为清明最有特色的时令食品,青团流行于江南一带,因其色调而得名。它是用艾草汁拌进糯米粉里,手工揉匀,再根据喜好包裹进不同的馅料蒸制而成,糯韧绵软,清香扑鼻。如今,青团已成为人气网红美食,除豆沙、莲蓉、肉松等传统口味外,创新品种也是层出不穷,甜口的抹茶红豆、栗蓉芝士馅,咸口的螺蛳粉馅、小龙虾馅、辣条肉松馅等,都以独特的口感存在于“青团江湖”。青团虽好吃,但不要贪多,糯食不易消化,需注意适量食用。